以匠心,鑄軸心:龍軸集團助力江門中微子實驗
近期,位于廣東江門地下700米的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完成核心灌注并啟動運行,標志著中國在高能物理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成功運行的背后,離不開關節軸承唯一供應商龍軸集團的貢獻。
江門中微子實驗匯集17國74家科研機構共同參與,對零部件有著極致要求,其核心部件是直徑35米的有機玻璃球,球內填充著重達2萬噸的液體閃爍體,整個有機玻璃球在水中呈現漂浮狀態,需通過近600根兩端配有關節軸承的撐桿組件進行支撐,以滿足該復雜空間受力結構連接。因此,結構連接面臨技術性難題——該關節軸承需具備“剛柔并濟”的特質,即安裝階段需呈現“柔性”,為結構連接的尺寸偏差提供精準補償;運行階段則需切換為“剛性”,抵御液體晃動與外部振動帶來的載荷,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轉。
此外,對生產過程的要求同樣嚴苛。液體閃爍體對雜質極度敏感,關節軸承生產需全程嚴格控制污染,既要保證超高潔凈度,又要滿足極低放射性要求。同時,這批兩端配有關節軸承的撐桿組件,規格多樣且精度標準高,保障產品一致性成為生產環節的又一核心難點。
為攻克技術和生產難題,公司第一時間成立專項研發小組,以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為指導推進技術攻關,歷時15個月開展測試與工藝優化,累計完成10余次樣品迭代,成功首創研發出兼具剛接與鉸接靈活切換功能的推力關節軸承節點,以及精巧的可滑移推力關節軸承節點,從根本上消除了復雜空間受力條件下連接機構所承受的面外剪力和附加彎矩,并按期、按質交付,為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的后續組裝與調試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今后,公司將以行業引領者的擔當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突破更多“卡脖子”難題,以“關鍵小器”保障“國之重器”,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龍軸貢獻。(關節軸承研究所、綜合部供稿)

